多措并举夯实责任 扎实抓好信访工作
——贯彻落实市委第145次常委会会议精神
2016年11月3日,市委王晓书记主持召开十三届市委第145次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了青信联发〔2016〕54号、60号文件精神,会议要求:“一要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和首接首办责任;二要着力解决问题,严格执行领导包案制度,做好网上信访,打造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信访”新模式,切实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三要加强源头治理,坚持关口前移,提高信访工作源头预防、源头化解、源头治理水平,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四要强化监督问责,加大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力度,健全信访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对损害群众利益、造成信访突出问题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不认真解决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严肃追究责任”。根据市委常委会议要求,我们围绕主题、把握重点、多措并举、狠抓落实,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一是强化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就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层层压实信访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进一步落实属地责任和部门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健全完善联合接访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综治、信访、司法、社区(村)网格等各方面的作用,市信访联席办每月集中排查并对排查结果进行通报。三是严格落实首接首办责任。各级信访部门和工作人员履行首接责任,认真协调解决好群众初信初访诉求,把好信访工作的“第一道关口”。对初信初访事项办理全程跟踪监督,加大考核权重,督促涉事部门履行首办责任,化解职责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切实把信访事项解决在初始、化解在属地。
二、着力解决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一是对特殊疑难信访问题,逐一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市、县(区)两级信访积案全部实行领导包案和台账管理,其中全市信访突出问题由市委市政府领导或部门、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包案化解。根据青信联发〔2016〕60号文件精神,起草了《西宁市各级党政领导包案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了领导包案的方式及办理程序,为领导包案化解信访突出问题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市信访局及时分析信访形势,梳理突出问题,在近期召开涉及民生类、农民工工资的专题协调会议,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和行政等手段,一类一类、一件一件地推动疑难信访事项化解落实。二是进一步推进信访信息系统建设,指派专人赴全市各县区进行信访信息系统培训,规范网上信访办理流程,继续深入推动“阳光信访”新模式。
三、加强源头治理,努力化解矛盾纠纷。11月3日,市委第145次常委会议一结束,市政府主管领导潘志刚副市长及时安排部署近期突出信访问题的排查化解工作,要求各地各部门强化源头治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11月8日,召开全市县区信访局长工作会议,深入细致的梳理突出矛盾纠纷,提出化解建议,要求各属地、部门强化源头防范、源头治理意识,减少越级访及群体访的发生。市信访联席办于11月7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信访工作的通知》,要坟各县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市委第145次常委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当前全市信访稳定工作。
四、强化监督问责,健全信访工作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落实依法逐级走访规定;加大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力度,健全信访工作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落实问责机制,把各级各部门落实信访责任、协调解决信访问题等作为信访工作和领导班子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的通知》。夯实各级各部门领导责任,对损害群众利益、造成信访突出问题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不住址解决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追究责任。强化领导干部信访责任意识,健全完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一岗双责”信访工作体制。